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
华电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省莱州市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和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进展。该项目占地1.3万亩,投资28.7亿元,采用光储融合技术和PERC双面光伏组件,年均节约标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2.9万吨。随着一期并入电网,山东省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东部沿海省份。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正式投运。
在光伏产业建设方面,润马光能二期项目作为最大的新能源项目,总投资额高达72.4亿元人民币,预计投用后年产值约127亿元,年税收超3亿元。
申通地铁子公司新能源公司投建的11.1兆瓦光伏项目并网,预计年均发电量1100万kWh,减排二氧化碳0.46万吨,节约标煤0.31万吨。
江苏省发布《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优化调整2023-2027年规划,移除不符合政策的场址,重点利用风电场区、围海养殖区及电厂确权温排水区开展建设。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顾宇在2024年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企业应自觉防范出口环节的恶性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不良行为,共同构建健康的出口秩序。
2024年12月5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的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世江发表讲话,强调推动行业自律、规范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市场拓展及标准引领。他提出三点建议:增强信心、强化治理、苦练内功,以提升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能建宣布,沙特阿尔舒巴赫2.6吉瓦光伏电站项目ASB1获得初始移交证书,全面进入商业运行阶段。该项目位于沙特麦加省吉达市,总装机容量2.6吉瓦,预计35年总发电量约2822亿千瓦时,二氧化碳减排量近2.45亿吨。
11月25日,A股市场光伏板块午后表现强劲,钧达股份涨幅超过7%,沐邦高科和易成新能分别上涨超4%。阿特斯、明冠新材等公司股价亦有所跟涨。此次光伏板块的上涨可能与近期市场对新能源行业的乐观预期有关。
公告披露,项目规划直流侧装机容量约7.28MWp,交流侧装机容量约6MW,静态总投资约2475.2万元。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自发自用”部分电量结算电价为0.5元/kWh。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启动了国内最大的民用机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0兆瓦,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该项目年发电量可达2400万度,占机场用电10%,减少碳排放约2万吨,降低成本并促进绿色转型。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1月20日宣布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重要修订,旨在引导地方政府合理规划光伏制造项目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化和集群化发展。修订强调光伏企业应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转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以确保项目的财务稳健性和可持续发展。此次修订将为光伏制造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越秀资本宣布与大家资产、老窖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并共同发起设立规模达20亿元的基金。该基金由越秀产业基金担任管理人,将重点投资于户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
11月7日,中国光伏行业遭遇市场重挫,双良节能股价跌停,阿特斯跌幅超过10%,钧达股份、爱旭股份、上能电气、晶澳科技以及阳光电源等多家公司股价下跌幅度均超过6%。
11月6日,A股光伏概念股表现活跃,上能电气股价涨幅超10%,帝科股份、京山轻机等公司股价也均实现超过5%的增长。金刚光伏、天合光能等多家企业紧随其后上涨。
11月1日,光伏板块表现强劲,双良节能实现6连板,成为市场焦点。协鑫集成、森特股份、雅博股份涨停,棒杰股份、弘元绿能、亿晶光电等个股跟涨,显示光伏行业整体向好趋势。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政策支持下,光伏产业前景广阔。
赛福天集团预计在区内初步投资15亿元,计划搭建光伏产业投资运营平台,并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推动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