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分拆项目独立财务顾问主办人变更,谢瑾女士接替刘岩狄先生,继续督导讯飞医疗科技上市项目。
1月23日,三星电子与谷歌合作开发增强现实(AR)眼镜,旨在与苹果和Meta展开竞争。双方已在共同开发AR眼镜,并计划将其作为Android XR操作系统的一部分推出。
广州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科技创新、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
1月22日,霍尼韦尔旗下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宣布计划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建立尖端研发中心,专注于光子技术。该中心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开业,是新墨西哥州量子计算产业战略的一部分,计划筹集8亿美元投资,其中3.5亿美元来自Quantinuum。
字节跳动计划2025年前投资超12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其中55亿美元用于购买中国AI芯片,以支持国内芯片产业并提升全球竞争力。
1月22日,北京市发改委宣布,2025年将重点推进集成电路创新生态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并运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北京将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培育人形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巩固“南箭北星”产业格局,布局6G产业,安排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等15个未来产业项目。
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开始在养老服务场景量产并广泛应用,预计产值翻倍至53亿元。江磊指出,人形机器人被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技术,将融合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国地中心将推出“DeepSnake”2.0版本,强调行星减速器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该实验室为国内第二个、北方第一个依托华为鸿蒙智家技术打造的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实验室的设计理念前沿,布局精心,旨在通过全实景的沉浸式体验
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省长施小琳提出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的举措,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将突出发展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15+N”重点产业链,通过优化产业生态实现强链延链补链目标。同时,四川将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加快发展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能源领域开发和电力线路建设,建立产业链评价体系,鼓励跨区域配置资源共同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2025年将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及天舟九号飞船。任务包括出舱活动、空间科学实验等,旨在推动中国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此次发布展示了中国航天的透明度和自信,为未来任务奠定基础。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1-11月营收增长10.9%,占GDP比重达10%左右,已成为本市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165万辆,推广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引望”“SpaceLink”“Limera”“乾昆激光视觉”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灯具空调、科学仪器、运输工具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成后,将为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等多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2025年,南京将加快产业升级,推进低空应用场景协同,培育新型消费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项目在广东东莞启动,由中国科学院建设,预计5年内建成,将实现对电子运动的跟踪、测量与操控,助力我国物质科学前沿基础研究。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于1月8日调研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强调高温超导技术的重要性并支持企业发展。上海超导作为全球领先的高温超导带材供应商,在市相关部门支持下,将推动产业链协同、应用验证和生态培育,助力上海成为全球高温超导产业集群。